马踏飞燕比喻什么意思(马踏飞燕的象征意义)

发布日期:2024-06-29 02:24:01     手机:https://m.xinb2b.cn/wenda/news11869.html    违规举报
核心提示:铁翼银骥追紫燕,轻云躲闪星移慢。——《渔家傲.马踏飞燕》 要说这个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啊,可谓是博大精深。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不少的名胜古迹,其实不乏各式各样的文物和遗址。 cript>cript> 图1 我们作为炎黄子孙,肯定

马踏飞燕比喻什么意思(马踏飞燕的象征意义)

铁翼银骥追紫燕,轻云躲闪星移慢。——《渔家傲.马踏飞燕》

要说这个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啊,可谓是博大精深。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不少的名胜古迹,其实不乏各式各样的文物和遗址。

图1

我们作为炎黄子孙,肯定都想一睹我们中华民族的风采文化,于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全国各地都建起了博物馆,文物遗址等等,为的就是让更多的人来观赏和了解我们的历史和文物,扩宽我们的视野。

这不,我们常见的珍贵文物中,有着各式各样的马踏飞燕的文物,在网上也可以看到很多马踏飞燕的照片。我们不禁感叹,好一个马踏飞燕,确实给人以狂野和奔驰的形象,让我们不禁说出一句还是可以的啊。可是啊,我们来回顾一下,我们平时见到的马踏飞燕的照片,是不是都是马儿的侧面照?

那为何马踏飞燕照片都是侧面?那是因为怕你看到正面照后忍不住哈哈大笑呀。

图2

马踏飞燕的由来

我们国家在历史的推演下,经历了很久的沉淀,有着很多的文物并且每过一段时间都会被考古学家发现并且挖掘出来被世人所知。

大概在上世纪的六十年代,在我国的甘肃发现,一群人在挖防空洞的时候,发现了一些奇怪的金属,于是人们就继续向下挖掘,发现了一座神奇的帝王古墓。估计是以前皇帝的墓地,里面还有着很多的文物。

这一下被人们发现了,于是就被考古学家们用专业的技术挖掘出来送到了相应的博物馆保存。当时由于知识储备不到位,我们并没发现这些文物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是后来慢慢打磨研究,就有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绚丽的马踏飞燕!

图3

马踏飞燕的姿态

这些马踏飞燕,由于是无意间发现的,所以当时很多的尾巴已经被挖断了,虽然很可惜啊,但是它的身上并没有其他的修饰品。由于这些马儿飞驰的姿态,深受大家的欣赏。

不过啊,毕竟年代很久远,马儿脚下具体踩的是啥玩意,还不是很清楚,不过大家对此都作出了意见。

有人说它脚下是燕子,而有的却说是龙雀,这玩意是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可以被马儿踩在脚下,然后就可以在天上飞奔,很是酷炫,不过具体是啥咱们就不在这讨论啦。

图4

当时发现这堆文物地时候,并不知道这具体是啥,直到后来专家来考察地时候看到这些马儿,一下子就来了兴趣,觉得非常地帅气,于是就把这些马儿自己拿回去修复一下,还原了它之前的风采,并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做马踏飞燕。

一段时间之后再次出现在人们的面前时,直接带给我们焕然一新的感觉。马踏飞燕的动作很是生动,仿佛把当时马儿飞驰的场景展现到我们面前了。

它的这个抬头鸣叫的动作让我们感受到它当时的激动,当时的速度绝对不亚于我们现在马路上正常行驶的汽车。这匹千里马,骏马壮硕,这侧面给我们展现出来的姿势非常之生动,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让人不禁发出感叹。

正面的形象

在我们平时看电视剧、刷短视频的时候,看到的马踏飞燕的形象都是侧面,似乎好像没有见到过正面的形象。那么我们不禁发出思考,这么俊俏的一匹千里马,侧面这样飒爽的风姿,那么正面看会是一个怎么样的姿态呢?

其实呀,这些铜像的正面,看上去非常带有喜感和幽默,感觉看上好好笑。这可不是考古学家故意不给我们看正面的原因噢,只是确实只要是见过正面形象之后,就会感到印象深刻,让人哈哈大笑。

这个马儿前蹄腾空,头一歪,嘴巴张开,还一翘嘴,自带表情包的样子甚是好笑。感觉这个马儿就像一个野马一般,强壮的身材中不仅展现出马儿的俊俏,同时它正面的这个姿势又给人一种傻大个的感觉。

图5

所以为了视觉上的效果,我们往往看到的都是马儿的侧面,而不去看马儿的正面,因为着实让人觉得好好笑。正面的形象不太符合我们现在的审美,以及马踏飞燕想要展现的寓意,因此就把侧面的飒爽的一面展现给我们看。

结语:

所以说我们平时看到的马踏飞燕的照片,都是侧面的形象,而不是正面的形象,那确实是因为看到正面之后会让人哈哈大笑,还是侧面的形象给人的感觉更加具有拼搏向上的精神。马踏飞燕,在我们中国历史上面有着极高的意义,有着很高的学习价值和文化寓意,是我们大家都值得去学习的精神。各位朋友同意我的观点吗?

参考资料:

《马踏飞燕》

《跟着书本去旅行》

 
 
本文地址:https://wenda.xinb2b.cn/news11869.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问答知道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82 second(s), 90 queries, Memory 0.47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