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5日,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公布最新统计结果,华侨大学计算机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至此,学校已有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和计算机科学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工程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5‰,总数排名省内第三。这标志着华侨大学近年来的学科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相关学科领域在国际上已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学科整体水平显著提高。
学科建设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建校以来,尤其是第五次党代会以来,华侨大学以学科建设为中心,为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校现有26个学院、90个学系(部、中心)。有1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7个专业通过国际及国内专业认证。有18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9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现有2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5个博士后流动站。现有省部级重点学科41个,福建省高峰学科4个,高原学科13个。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个学科门类,形成文理渗透、理工结合、工管相济、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该校第五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完成了33个学位点合格评估,16个学位点专项评估;新增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个、专业学位硕士点7个,通过动态调整,撤销硕博士学位点15个;新增1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8门国家一流课程;入选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个学科入选福建省高峰学科,13个学科入选福建省高原学科;连续多年进入上海软科、泰晤士高等教育、自然指数等第三方大学排名全国百强;师生在《Nautre》及子刊上发表研究成果5篇,其中在读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在《Nature》主刊发表论文1篇;研究生在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80项、省部级奖项156项,本科生学科竞赛获奖数排名全国第79位,本科生平均就业率达96.39%,学校学科实力稳步提升。
此外,依据独特的侨校特色,华侨大学大力推进统战侨务相关学科建设,积极打造侨校特色高端智库平台,服务新时代统战侨务工作大局。学校依托福建省“海外华文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建设“海外华文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学科群”,已形成“大华文教育”格局;依托国内首家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华侨大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开展科学研究与咨政建言、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依托国务院侨办侨务理论研究福建基地、国际关系研究院、华侨华人研究院、海外华人宗教研究中心、5个国别研究所等省部级研究基地,整合优势学科资源,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推进侨校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诸多成绩的背后,是华侨大学学科建设的长久沉淀。尤其是自2017年福建省开展“双一流”建设以来,华侨大学紧扣“双一流”建设重点任务,秉承“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的办学宗旨、办学使命和办学特色,从学校共建、经费投入、制度建设等方面多措并举,以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一流大学建设。
展望未来,该校表示,将持续优化整体学科专业布局以及涉侨学科布局,围绕地方产业发展核心,以智能制造交叉学科领域为引领,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重点布局人工智能、大数据、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发光材料等前沿科学领域,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建设新的学科增长点,带动全校理工科建设,支撑福建省制造业转型升级,服务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服务金砖创新基地建设,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集中优质资源全力支持“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区域与国别研究”等交叉学科领域,打造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统战侨务学科领域,引领侨校特色的新文科建设,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统战侨务工作。在做好福建省“双一流”建设工作的基础上,力争实现世界一流学科零的突破。(通讯员:华侨大学张为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