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上古时期的社会,一年只有两个季节:春和秋,当时的冬、夏并不作为季节的名称。所以到了后来,人们也通常会用春秋来表示一年的时间,也泛指岁月和光阴。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并把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一。
《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襄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由于它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为了叙事方便,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