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如何理解宇宙的-古人认为宇宙是什么样子的

发布日期:2024-07-01 01:04:51     手机:https://m.xinb2b.cn/wenda/news5404.html    违规举报
核心提示:在中国古籍中,《庄子•齐物论》最先出现了宇宙这个词汇。“宇”可以指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所有地点。“宙”可以指白天、黑夜、过去等所有具体的时间。那么,中国古代如何理解宇宙的呢? 战国末期尸佼说:“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他的意思是说“宇”

中国古代如何理解宇宙的-古人认为宇宙是什么样子的

在中国古籍中,《庄子•齐物论》最先出现了宇宙这个词汇。“宇”可以指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所有地点。“宙”可以指白天、黑夜、过去等所有具体的时间。那么,中国古代如何理解宇宙的呢? 战国末期尸佼说:“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他的意思是说“宇”指空间,“宙”指时间,那么“宇宙”就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 后来,人们就把“宇宙”看成是客观存在的世界。和宇宙意思比较接近的有“乾坤”“天地”“六合”等,但这些仅指宇宙的空间方面。 在《管子》中有“宙合”一词,其中“宙”指的是时间,“合”(即“六合”)的意思为空间,与古人眼中的“宇宙”是最接近的。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对宇宙结构的遐想是非常丰富的。其实,远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中国就已经有了“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比较简单粗略的理解。 西周时代,又慢慢形成了“盖天说”。盖天说认为,大地的形状不是方形,而是拱形,天空就像一个大的斗笠,大地就好像一个圆盘。 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张衡在《浑天仪图注》一书中载有:“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张衡的这个学说是浑天说,这个学说确定了地球不是方的,而是球形的,并且是悬浮在空间中的。
 
 
本文地址:https://wenda.xinb2b.cn/news5404.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问答知道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97 second(s), 91 queries, Memory 0.4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