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163电子邮箱(申请一个邮箱163)
新眸企服组作品
撰文|心怡
编辑|栖木
电子邮箱,正在被人们慢慢淡忘。
时光倒退到20多年前,彼时互联网刚刚兴起,作为第一代最基础的互联网通讯工具,电子邮箱迅速在人群中流行开来,各类独立邮箱站点层出不穷。在当时,“E营销”成为了新物种,超时空的交互性、便捷式的针对性,让其风靡全国。
进入到2000年后,国内邮箱注册人数突破千万,曾经的电报开始渐渐被弃用,人们开始习惯用电子邮箱交流信息、浏览新闻以及传输文件。经过20余年的发展,“E营销”也如昨日黄花,风光不再,电子邮箱也从当初风靡全国的应用渐渐边缘化,沦为一个历史符号。
基于此,本文新眸将着重分析国内电子邮箱的变迁史。
由盛转衰1997年5月,丁磊决定创办网易。
同年11月,丁磊与当时依然在读大学的陈磊华一道开发了中国第一个全中文免费电子邮件系统,后来,陈磊华打造了邮件服务器系统coremail,2000年10月,网易也推出了自己的163免费邮箱。
在当时看来,163邮箱是与三大门户新浪、搜狐、网易齐名的互联网网站。与此同时,金陵在线、香港国中网、商都信息港等依赖163电子邮件系统的网站也纷纷开通,并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
2000年,是163邮箱发展道路上的拐点。
在两年时间里,广州电信将163.net市场价值从20万人民币提到了5000万人民币,是经营163.net过程中的大赢家。在1999年底,新飞公司以5000万人民币的价格买下163.net,虽然接手后网站的注册人数还在不断增加,但由于经营公司的更换,网站由100MB的带宽降低为10MB,使163.net的经营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需要注意的是,2000年同时也是互联网泡沫破灭的时期,仅一年的时间,新飞公司就无以为继,不得已在2000年9月将163.net再次转手于Tom.com公司。所幸网站本身并未因两度转手受影响,在10月注册用户已经达到700万的基础上,每天的页面阅览数超过1000万,访问人数近105万。
在当时,网络经济正值寒冬,单纯的注册人数和点击量并不能为公司带来利润,163.net仍需更多资金来投资建设。Tom.com 本想借163.net提高自身声望,在媒体的宣传下,163.net的人气达到顶点,在2001年达到千万用户规模级别,但母公司Tom.net却始终不出圈。
为了扭转这个态势,Tom.com决心舍弃单一的电子邮件服务提供商模式,转而从163.net的庞大用户群体中寻求新商机。于是乎,2001年6月,公司决定163.net将不再接受免费用户的注册,新人想要注册163邮箱就必须为网站付费。此外,为弱化“163免费邮”的印象,公司也将其改名为“纵横邮”,并且合并为Tom.com网站下的一个邮件频道,自此失去了独立状态。
可现实总不尽如人意,用户对Tom.com并不买账,放弃163.net的用户越来越多,这主要是因为国内免费网站的数量越来越多。
2004年,网易在既有的基础用户规模上推出了126电子邮局,意图与独立电子站点分一杯羹,腾讯也不遑多让,当即收购了Foxmail,通过邮箱与账户绑定的方式实现了QQ邮箱过亿的用户基础。此外,门户网站巨头如新浪、雅虎、搜狐都推出了免费邮箱服务,迅速抢占了以163.net为首的独立邮箱用户。
以此为标志,国内邮箱的角逐走向终点。
单一电子邮箱服务运营模式的独立邮箱站点逐渐脱离历史舞台,除了163.net,因相同经历走向没落的,还有263.net、21CN。种种迹象似乎都证明了邮箱时代已经落幕,留给他们的出路只有一条,成为门户网站的附属品。
新旧迭代在信息爆炸时代下,传统的邮箱服务,通讯功能早已被实时快捷的社交软件压缩的所剩无几,接收新闻、浏览信息的功能似乎也不复存在,但以邮箱系统为基础的新系统——企业邮箱,却应运而生。
缘于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愈发受到重视,电子邮箱发展也迎来了新的转机,只不过形式发生了变化。根据《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底,接入互联网的企业中有40.7%已经建立了信息化系统。
无独有偶,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CNNIC)调查报告表明,截至2015年12月底,接入互联网的企业中,在这之前的一年中,使用互联网接收、发送过电子邮件的有89%,开通并使用企业邮箱的有62.1%。
在个人需求很难被邮箱满足的今天,企业邮箱迅速崛起,并成为企业信息化的基本工具,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其一,相较于个人邮箱,企业邮箱的基础功能更完善。2014年发生的索尼网络攻击案例受到大众瞩目,攻击者通过真假难辨的邮件诱使收件人登陆账号密码,而攻击者趁机安装病毒,窃取重要信息,这一手法被称为鱼叉式网络钓鱼攻击。
企业邮箱具有反垃圾邮件、自动防毒和杀毒功能,也可通过海外服务器预先防范国际邮件丢包情况的发生、通过使用双重服务器备份资料来应对可能发生的故障。正因如此,企业往往会在重要的商务沟通和业务往来时,选择安全级别更高的企业邮箱。
其二,企业邮箱的后缀往往是公司域名,一般与企业官方网站的域名一致,与免费、个人邮箱相比会更正式、专业。同时,在“互联网+”的时代,企业一般会拥有自己旗下的网站,而企业在注册企业邮箱时,是被允许用自己网站的专属域名注册的,这样企业在使用企业邮箱时,企业网站也同时被推送给客户群体,这其实是一种软性的企业宣传。
其三,企业邮箱能够对邮件集中管理,实现自由分配容量、划分用户数、设定功能限制等功能。通过对邮件的统一监控和备份,可以防止重要信息的外泄,同时也规避了员工流动的影响,只要在员工离职时关闭或重新分配企业邮箱就能够保证安全性。
在这个时代,企业间的交流方式呈现多样性,但和电话、传真等方式比起来,企业更倾向于使用电子邮件,发送邮件让企业间的交流更严肃专业,接收邮件的过程也能给予对方企业思考回复的时间。
老树开新花罗杰斯·菲德勒曾在《媒介形态变化》一书中指出,一切形式的传播媒介都在一个复杂、不断扩大的自适应系统内共同相处和演进,为了在不断改变的环境中生存,他们都被迫去适应和进化,否则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死亡。
企业邮箱如火如荼,163.net等传统邮箱站点却渐渐无人问津,要理解邮箱的更迭,就要洞察传统电子邮箱所存在的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12月底,建立网络安全集成软件防护的企业,仅占到接入互联网企业的 66.5%。过去的邮箱系统专注于接发邮件的基础功能,却忽视了反垃圾邮件网关等相关软件的开发运用。
近些年来,诸如木马病毒、钓鱼网站、垃圾邮件等新问题也在不断出现,既有专门攻击大型服务器的恶意程序,也有分布式的拒绝服务攻击。在此之下,开放式的、多种软件协同运作的邮箱模式成为了电子邮箱的未来发展方向。
由此可见,围绕邮箱开发出的相关软件,应当实现与邮箱内部产品的无缝对接、协同运作。
与此同时,传统邮箱的单一服务早已无法满足用户需求。云计算是在信息化发展和技术突破的背景下诞生的新产物,通过“云端”服务器的租赁能够有效降低企业本地搭建、运行、维护的成本。有些用户试图自行开发自适应的产品,但技术和成本又成为新的挑战。
这就意味着云端化的邮件系统,更能满足企业定制化的个性需求。
除此之外,以点击率、注册数、和浏览量作为参考标准的邮箱系统模式,已经证明独立邮箱站点无法以此盈利,收费注册的模式也在免费邮箱的挤压下逐渐失去市场,广发营销邮件的方式又受到诟病,而成为门户网站的附属功能成为了邮箱系统的出口,也注定了独立邮箱站点无法做大做强。
或许,企业邮箱的出现使邮箱系统再次拥有了议价的可能性。
目前,在企业邮箱产品上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位于产业链上游的是软硬件供应商,涵盖机房供应商、邮件服务器供应商、邮件系统供应商、反病毒反垃圾网关软件供应商等,每一环节的市场集中度都很高,产品规格有行业标准,产品价格有明确标识,运作也相对规范。
与习惯免费服务的个人用户不同,企业需要安全、定制的信息传输渠道,付费意愿相对较高。可以明确的一点是,传统邮箱已陷入增长瓶颈,以旧延新的企业邮箱未来能走多远,依然是一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