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年龄称谓(古人年龄称谓识趣)

发布日期:2024-06-05 04:31:58     手机:https://m.xinb2b.cn/wenda/news91493.html    违规举报
核心提示:古代年龄称谓(古人年龄称谓识趣)古人行冠礼灿烂多彩的古代文化为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古人年龄称谓,掌握这些年龄称谓,对我们学习古文是大有裨益的。古人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式来称谓年龄的:1.根据年龄和日历轮回来称谓。《论语·为政》中记载:“子曰

古代年龄称谓(古人年龄称谓识趣)

 古代年龄称谓(古人年龄称谓识趣)

古人行冠礼

灿烂多彩的古代文化为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古人年龄称谓,掌握这些年龄称谓,对我们学习古文是大有裨益的。古人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式来称谓年龄的:

1.根据年龄和日历轮回来称谓。

《论语·为政》中记载:“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意思为: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在人生道路上站稳脚跟,四十岁心中不再迷惘,五十岁知道上天给我安排的命运,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分辨是非真假,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地说话做事,又不会超越规矩。古人按干支纪年法,六十年为一轮,因此六十又称做花甲或还历之年,六十一岁称做还历寿,这是因为按干支纪年法,六十年为一轮,六十一岁正是新一轮重新算起的时候,为了区别于六十岁的还历之年,故称六十一岁为“还历寿”。

束发

2.根据各个年龄段之间的生理特征而命名。

不满周岁尚在包裹中的孩童叫做“襁褓”;总是需要父母护在左右的两三岁的孩童称为“孩提”;七岁处于换牙期称“毁齿” 或“龆龀”;男子十五岁称为“束发”;女子十五岁代称“及笄”;十三四岁少女称为“豆蔻年华”;二十岁少女称为“桃李年华”,男子二十岁称为“弱冠”之年等等,这些都是根据人的生长过程中不同的发育阶段而命名的。“九十”的称谓可谓最多最有趣,有称“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又因为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又称“冻梨”。一百岁称为期颐,意为百岁老人需要后代赡养。

期颐

3.根据汉字结构暗示具体年岁。

“喜寿”指七十七岁,因草书“喜”字看似七十七,故借指七十七岁。“伞寿”指 80岁,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借称八十岁;“米寿”是八十八岁,将“米”字拆开就成为八十八的模样,故借指八十八岁。“白寿”指九十九岁,“白”是借用“百”字少一横,一百减一为九十九,以此借指九十九岁。“茶寿”呢,稍稍难解,“茶”字的草头看似二十,余者可拆成八十八,二者相加得一百零八,故借指一百零八岁。谜语“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应为141岁,因为花甲是60岁,重逢指120岁,增加三七岁月等于3乘7等于21,120加21就是141岁;古稀就是70岁,古稀双庆就是140岁,一度春秋等于1年,140加1就等于141岁。


 
 
本文地址:https://wenda.xinb2b.cn/news91493.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问答知道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78 second(s), 91 queries, Memory 0.47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