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长江大桥全长(长江上第一座跨江大桥)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人们观瞻南京长江大桥,莫不为其建筑之雄伟赞叹不已。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宋代曾在南京长江大桥的西南,即今安徽当涂县境采石矶一带,建造过一座跨江大浮桥。这同样是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
采石自古以来,是长江的重要渡口。北宋初,“江南人樊若冰举进士不中第,上书言事,不报,遂谋北归。先钓鱼采石江上,以小舫载丝绳其中,维南岸而疾掉抵北岸,以度江之广狭。凡数十往反,而得其丈尺之数,遂诣阙,自言有策可取江南”,创议修建浮桥。
老於行阵的宋太祖采纳了此议。当时南唐军力居南方割据政权第一,水师颇强,国都金陵城池深固,易守难攻。宋太祖估计战事可能旷日持久,为保障兵力增援和后勤供给,决定修建浮桥。
长江自西南方向流经采石矶,采石矶江面稍窄而水急,其上游江面甚宽而水缓,近似喇叭形。因上游泥沙沉积,形成现在的江心洲,已伸展至采石矶的下游。但在宋时,江心洲或尚未出现,或尚未伸展到采石一带。北宋初架设浮桥的记载,南宋前期关于采石水战的记载,证明采石一带尚无江心洲。
据现代的水文资料,在枯水期和涨水期,采石一带江水流速为0.96米/秒~2.03米/秒,江面宽度为5,250米~5,900米,其中包括江心洲2,000米。因历代泥沙淤积,江面逐渐变窄,估计宋代采石矶一带江面,当比现代更宽。在如此宽阔,而又风浪险恶的江面上修建大浮桥,即使从现代技术条件看来,也并不简单,而在一千余年前的古代,更是不可思议的奇迹。
这种奇迹毕竟出现了。开宝七年(公元974年)闰十月至十一月,宋人利用冬天枯水期,在采石矶建成了浮桥。《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5和卷16的记事说,宋“如若冰之策,造大舰及黄黑龙船数千艘”,“遣八作使郝守溶率丁匠自荆南以大舰载巨竹组,并下朗州所造黄黑龙船,于采石矶跨江为浮梁。或谓江阔水深,古未有浮梁而济者,乃先试于石牌口”,后又“移石牌镇浮梁于采石矶。系缆三日而成,不差尺寸,王师过之,如履平地”。
南唐君臣闻讯后,张洎说:“载籍以来,无有此事,此必不成。”国主李煜也说:“吾亦谓此儿戏耳!”他们对跨江建浮桥缺乏足够估计,铸成了大错。宋军建成浮桥后,沿江东下。南唐出兵,企图“焚采石浮梁”,并未得手。
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宋军包围金陵,“自春祖冬”。尽管“南土卑湿”,“军中又多疾疫”,战事进展并不顺利,但至十一月末,终于攻破金陵,李煜被迫辞别他的“凤阁龙楼”,充当降王。采石跨江大浮桥对这次军事胜利,无疑起了很大作用。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浮桥经历了各种气象与水文条件的考验,安然无恙,证明宋人的设计和修造,是完全成功的。
古代浮桥的构造,或在江河两岸以铁柱、石柱之类系几根牵缆,牵缆上缚船,船上铺板,连接成桥,或以各船下锚矴为主,两岸系牵缆为辅。陆游《入蜀记》说:
“初,若冰不得志于李氏,诈祝发为僧,庐于采石山,凿石为窍,及建石浮图,又月夜系绳于浮图,掉小舟急渡,引绳至江北,以度江面。”
他建石塔和凿石窍,正是为了建浮桥系缆绳之用。宋人记载的“巨竹组”,应即是浮桥的缆绳。
然而在江阔水深的条件下,以粗竹绳系缆,强度毕竟有限,估计各船必须下矴石(宋时一般用矴石作锚)于江底,方能保证浮桥的牢固。宋时浮桥往往“治铁为琐,辫竹为缆”,才能“极维絷之固”,在采石浮桥上,不会只用竹缆,而无铁锁之类的设备。依据现在采石的江面宽度,不妨估计宋代浮桥的长度约6,000米上下,这个数字与实际长度的出人是不会大的。
依1宋丈约为3.1米计,约合1,935宋丈。叶适《利涉桥记》说,“黄嚴县浮桥”“桥长千尺,籍舟四十”。《淳熙三山志》卷5记载福州两座浮桥,“北港五百尺,用舟二十,号合沙北桥,南港二千五百尺,用舟百,号南桥”。陈傅良《袁州分宜县浮桥记》说:“分宜浮桥为舟十有六,袤四百尺,广十袤之一。”曾汪作潮州《康济桥记》:“江面一千八百尺,中蟠石洲,广五十尺,而长如之,复加锐焉,为舟八十有六,亘以为梁。”
按以上四条记载,浮桥大约每隔2宋丈~2.5宋丈,须用船一艘。如依采石浮桥为1,935宋丈计,则须用船773~967艘。宋人记载中的“黄黑龙船数千艘”,当是作构筑浮桥之用的。
这里不妨以南京长江大桥作一比较。南京长江大桥江面正桥长1,577米,连同两端引桥,铁路桥总长6,772米,公路桥总长4,589米。采石浮桥估计约6,000米上下,其下可能有七百几十艘至上千艘黄黑龙船,应是十分壮观的。长江源远流长,水量丰沛,居世界第三,仅次于南美亚马逊河和非洲刚果河。
在世界古代史上,建造如此长跨度的大浮桥,无疑是绝无仅有的。这是世界科技史上的一件大事,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