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的古义是什么(北宋韩非子智勇屈)

发布日期:2024-06-30 15:31:35     手机:https://m.xinb2b.cn/wenda/news639230.html    违规举报
核心提示:作名词:1、微小。北宋,欧阳修《伶官传序》:"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作动词:1、隐匿,隐藏。"其徒微之"。出自《左传·哀公十六年》。2、衰落,衰败。《论语季氏》:"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作形容词:1、含蓄的,不显露的。《史记

微的古义是什么

作名词:

1、微小。北宋,欧阳修《伶官传序》:"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作动词:

1、隐匿,隐藏。"其徒微之"。出自《左传·哀公十六年》。

2、衰落,衰败。《论语季氏》:"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作形容词:

1、含蓄的,不显露的。《史记 屈原列传》:"其文约,其辞微。”

2、轻微。《庄子 养生主》:”动刀甚微,桀然已解,如土委地。”

3、精深奥妙。《韩非子 五蠢》:"所谓智者,微妙之言也。”

4、贫贱,地位不高。陈寿《隆中对》:"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作副词:

1、略微,稍微。北宋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秘密地,暗暗地。唐柳宗元《童区寄传》"童微侍其睡,以缚其刀。”

3、无,没有。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本文地址:https://wenda.xinb2b.cn/news639230.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问答知道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83 second(s), 91 queries, Memory 0.4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