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雅,读作yǎ或yā,是现代汉语次常用字,最早见于金文。《说文》中本意是乌鸦,读作yā。后假借指正确的、规范的,引申为高雅、文雅等义,读音转变为yǎ。
2、形声字。从隹,牙声。牙为牙齿之象,于雅表音,雅与牙声韵并同。雅的源头、声首是牙,见于春秋金文。可能是牙的象形性不够明显,故在战国时或叠加象形字齿者,此后这两种结构都曾作为声首造字。古初以牙为雅,后乃为造今字。牙的异体字也曾造出形声字,不过没能持续传承。以云梦秦简为代表的从隹,牙声结构居于主流地位,并被《说文》所认同和采纳。隶变时,声旁牙或作近似于“身”、“舟”、“耳”等,但最终还是与它们区别开来,楷书作雅,是小篆的笔意、笔势变化而来。《四声韵》中所收录的是“疋”的本字、“雅”的同形字,假借用作雅,非雅之正字,故不列入雅字谱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