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由来(中国”的起源,颠覆你的历史知识)
来源| 喜马拉雅的精品课《名家开讲·中国历史大变局》编辑|云间代表了中国考据学全盛时代的乾嘉学派,有一个基本学术主张,叫循名责实,也就是根据对事物的命名,去追寻它的实质意义。那么,我们的祖国,我们被称作“中国”这个名称,究竟是从哪里起源的呢?
武王的“中国心”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铸成于西周初叶的著名青铜器“何尊”的铭文内。铭文记录周成王追溯他父亲武王的话说:“余其宅兹中国”,且让我安顿在这个称为中国的地方。
周武王是否真的说过这句话,今天我们已经没有办法知道了,但至少这个名称在周成王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已经流行了。这里的“中国”是指今天的洛阳及其邻近地区,大体上与后来把那一带视为“土中”,也就是“天下中心”是一个意思。这是“中国”的第一层含义。
“中国”的演变历史
中国的第二层涵义是指以黄河中下游平原为主体的中原地区,大略包括今天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等省。但是这个意义上的“中国”要靠做概念的减法推演出来。什么叫概念上的减法呢?就是我们看古人把哪些地区不算在“中国”的范围内,通过减掉这些地区,反推出当时古人认为的“中国”究竟是一个什么范围。
中国的第三层涵义,把关中也包括进去了。《史记》列举天下的八座名山,说它们“三在蛮夷,五在中国”。位于关中的华山被列入“中国”之内,可见司马迁所说的中国,也就是距今大概2100年左右的西汉时代所理解的中国,已经把北部中国的核心地区全部都包含在中间。
与此同时,“中国”又有了第四层含义,也就是用它来指以华北核心地区作为它的统治基础的中央王朝。在后来,甚至也可以指在南方立国的中央王朝,比如说建都南京的东晋、建都杭州的南宋。当“中国”被用来命名这样一个疆域范围时,它当然就经常会远远地超出汉地社会和汉文化所达到的边界。
“中国”的第五层含义,是随着汉语人群向华北以外地区的大规模迁徙流动而产生的。它指的是在国家版图内,不断地向外拓展它的生存空间的那个主体人群,以及他们的文化,也就是汉语人群和汉文化的地域。
“中国”与汉族的关系
万斯同主编的《明史》的稿本,在讲述云南各个土司辖区时概括说:“大抵诸夷风俗,与中国大异。”意思是:大体说起来各个非汉族的人群的风俗与中国大不一样。
明代的云南早已经在“中国”的版图之内,所以很清楚,这里的“中国”是指有别于当地各种土著人群的汉族和汉文化的地区而言。
“中国”的最后那两层含义,就是一个统一帝国的全部版图,以及这个帝国内部的汉文明所覆盖的地区,这两层含义一直被沿用到近代。所以英语中的Chinese才会既指“中国的”,又指“汉族的”。这并不是外国人的误读,它确实反映出这样的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这个词,曾经长时期地拥有两个互相有联系,但又绝对不能互相混淆的不同意思。
关于主播:主讲人姚大力,复旦大学教授、历史学家,参与编撰了韩儒林主编《元朝史》、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等,著有《漠北来去》、《北方民族史十论》、《读史的智慧》等书。来自复旦、南大、社科院等名校的10位史学大家,用180集课程为你解析中国历史大变局,探查其中的成败原因,理清中国3500年发展的根本脉络。
关于喜马拉雅:中国第一音频平台。随时随地,听我想听!4.8亿用户的共同选择,听段子听小说听新闻听音乐,就用喜马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