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参加二战了吗

发布日期:2024-06-03 06:52:31     手机:https://m.xinb2b.cn/wenda/news122065.html    违规举报
核心提示:西班牙在“二战”保持中立。 误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空前严酷惨烈的战争中,欧洲大地受尽了战火的蹂蹒,甚至比利时、卢森堡等传统中立国都未能置身战争之外。然而,作为欧洲主要国家之一的西班牙却在整个战争期间,成了一片“快乐的绿洲”。 在整个战

西班牙参加二战了吗

西班牙在“二战”保持中立。 误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空前严酷惨烈的战争中,欧洲大地受尽了战火的蹂蹒,甚至比利时、卢森堡等传统中立国都未能置身战争之外。然而,作为欧洲主要国家之一的西班牙却在整个战争期间,成了一片“快乐的绿洲”。 在整个战争期间,西班牙独处于战争之外,享受着安定、富足的和平生活。西班牙为何能在战争中独善其身呢?很多人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希特勒和西班牙领袖佛朗哥关系密切,德国才没有发动对西班牙的战争。 其实,这是一种对历史的误读。在残酷的战争面前,个人感情是微不足道的,根本不值一提,更不用说能够阻止两国之间的战争了。更何况,佛朗哥既然与希特勒关系密切,那他为何不参加轴心国共同对付盟军呢? 正解: 1936年7月18日,西班牙长枪党首领弗兰西斯・佛朗哥(1892—1975年)发动武装叛乱。经过近两年的内战,他于1938年3月28日占领了首都马德里,建立了独裁统治。在这一过程中,佛朗哥得到了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大力支持。 然而,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西班牙却保持了中立。由于未上“贼船”,佛朗哥的独裁统治在战后又维持了整整30年的时间,直到他最后病死。 佛朗哥,一个曾经是西班牙长枪党首领,靠武装叛乱夺取政权的独裁者,怎么能够在如此局势下,任它狂风暴雨,我自肖然不动呢?西班牙的中立究竟是岀于什么原因呢?是这位独裁者爱好和平,还是他拥有大智慧,早就知道轴心国必败呢?战后的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一般认为,当时的西班牙之所以不参战,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因为当时西班牙国内的政治、经济条件不允许佛朗哥倒向战争的任何一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西班牙的内战刚刚结束。经济上,生活资料极端匮乏,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百废待兴;政治上,国内的共和派、君主派和其他左翼集团都还保存着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他们随时有可能推翻佛朗哥的独裁统治。 因此,想要站稳自己的脚跟,佛朗哥就不敢轻举妄动,而是想办法稳定局势,在政治上坚决地排除异己,在经济上大力发展国民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二,西班牙之所以不参战是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为其带来的政治优势所决定的。西班牙地扼直布罗陀海峡,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在战争开始后,无论是盟国还是德意两国,都积极地争取西班牙加入自己的阵营。 1930年3月,英国为解西班牙的燃眉之急,特地从阿根廷运送了一批食品赈济他们,并同意向西班牙提供200万英镑的贷款,允许它从盟国进口某些禁运的工业原料。 1941年年初,美国也以红十字会的名义给予西班牙价值150万美元的食品和药物援助。随后,美国国会还在罗斯福总统的授意下通过法案,同意放松美国商人对西班牙进行石油输出的控制。 而德意两国则早在佛朗哥刚开始建立政权的时候就曾给予过大力支持。1940年5月,意大利宣布将西班牙所欠的债务从70万里拉减免到50万里拉。德国则源源不断地将军火、机械和精密武器输送给西班牙。希特勒甚至还答应佛朗哥,战后把他渴望已久的直布罗陀海峡割让给他。 正是交战双方的种种利益引诱,使得佛朗哥无法决定倒向哪一方。而交战双方也不能以武力相逼,以免事与愿违,把佛朗哥推向对方。 佛朗哥自己也在与交战双方的周旋中意识到,如果西班牙倒向其中任何一方加入战斗,后果都将不堪设想,那将会使西班牙直接沦为战争的前沿地带,遭受战火的无情摧残。对于西班牙来说,最好的策略就是左右逢源,八面玲珑,谁都不得罪,保持中立的立场。 第三,西班牙保持中立还与佛朗哥个人的政治主张有关。佛朗哥只主张反对苏联,而无意与任何西方国家为敌。正是这种思想,促使他在战争中保持中立的立场。 西班牙内战时,苏联曾给予佛朗哥的反对派以大力的支持。佛朗哥上台后,苏联仍然与它所支持的党派保持联系。因此,佛朗哥认为如果西方国家相互敌对,只能是两败俱伤,而使苏联坐收渔利。 西方国家的敌人应该是苏联而不是其他的。所以,他只把苏联当作自己的敌人。1941年6月,德国大举入侵苏联时,佛朗哥专门组织了一支约两万人的“蓝色军团”跟随希特勒作战。对西班牙的这一举动,佛朗哥特别强调,“蓝色军团”只表明西班牙抵制苏联的一贯立场,并不表明西班牙是参加轴心国作战。
 
 
本文地址:https://wenda.xinb2b.cn/news122065.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问答知道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82 second(s), 91 queries, Memory 0.47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