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比黄花瘦的黄花(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寓意)

发布日期:2024-06-11 01:11:17     手机:https://m.xinb2b.cn/wenda/news201813.html    违规举报
核心提示:人比黄花瘦的黄花(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寓意)原创剧说还行2021-06-02 11:36 醉花荫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人比黄花瘦的黄花(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寓意)

人比黄花瘦的黄花(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寓意)原创剧说还行2021-06-02 11:36

醉花荫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简析


这首词是作者早年与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所写,它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自己的寂寞与相思情怀。

上片写秋凉情景。“薄雾浓云”不仅布满整个天宇,更罩满在词人心头。“瑞脑消金兽”,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无聊,同时又烘托出环境的凄寂。次三句从夜间着笔,先点明节令是“佳节又重阳”。随之,又从“玉枕纱橱”这样一些具有特征性的事物,于词人特殊的感受中写出了透入肌肤的秋寒,暗示词人的心境。而贯穿“永昼”与“一夜”的则是“愁”、“凉”二字。深秋的气候、物态、人情,已清晰在目。这是构成下片“人比黄花瘦”的原因。

下片写重阳感怀。首二句写重九赏菊饮酒。古人在旧历九月九日这天,有赏菊饮酒的风习。所以重九这天,词人照样要“东篱把酒”,直饮到“黄昏后”。菊花的幽香盛满了衣袖。这两句写的是佳节依旧,赏菊依旧,但人的情形却有不同:“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上下对比,大有物是人非,今非昔比之感。


早年,李清照曾拥有过甜蜜的爱情,过着美满的家庭生活。作为闺阁中的女子,由于遭受封建社会的种种束缚,她们的活动范围有限,生活阅历也受到重重约束。即使如李清照这样的上层知识妇女,也不例外。因此,相对说来,他们对爱情的要求就比一般男子要求更高些,体验也更细腻一些。所以,当作者与丈夫分别之后,面对单调的生活,便禁不住要借惜春悲秋来抒写自己的离愁别恨了。这首词,就是这种心情的反映。从字面上看,作者并未直接抒写独居的痛苦与相思之情,但这种感情在词里却无所不在。


李清照是山东济南人,是宋代著名女词人。她父亲李格非也是个文学家,在宋徽宗时期做过官。李清照从小受父亲的熏陶,十分爱好文学,喜欢吟诗作画,特别是作词方面,有很高的成就。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在朝为官,地位并不算低,是学者兼文学家,又是苏东坡的学生。可以说,她出生在官宦人家。母亲也是名门闺秀,善文学。这样的出身,在当时对一个女子来说是很可贵的。官宦门第及政治活动的濡染,使她视界开阔,气质高贵。而文学艺术的熏陶,又让她能更深切细微地感知生活,体验美感。参考她诗词所流露的神韵,她应该天生是一个美人坯子。李清照几乎一懂事,就开始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训练。同时,她一边创作,一边评判他人,研究文艺理论。她不但会享受美,还能驾驭美,一下子就跃上一个很高的起点,而这时她还是一个待字闺中的少女。


李清照少女时,词名就就已轰动京师,太学生赵明诚也很仰慕她。一天,赵明诚做了一个梦,在梦中朗诵一首诗,醒来只记得三句话:“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他百思不得其解,就向父亲求教。他的父亲听了哈哈大笑:“吾儿要得一能文词妇也。”赵明诚感到很疑惑。他父亲解释说:“‘言与司合’,是‘词’字,安上已脱,是‘女’字,‘芝芙草拔是‘之夫’二字。合起来就是‘词女之夫’。”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却表明李清照在当时的名气是很大的,也表示出赵家父子对这位女词人的倾慕之情。

天公作美,经人介绍。李清照十八岁那年,与赵明诚结婚了。夫妻俩志同道合,除都能诗善文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收藏金石(古代铜器和石碑上镌刻的文字书画)。一个是天真无邪的少女,面如花玉,秀发香腮,春心萌动,情窦初开,难以按捺。一个是翩翩少年,一表人才。赵明诚博学多才,喜爱金石书画,与李清照意趣相投,感情深厚。封建社会是男权社会,女人被置于附庸从属的地位,出嫁以后一生只能面对丈夫这一位异性,如果没有丈夫的爱和赏识,那么对一位女人的自信和生活兴致都将是致命的打击。李清照是个崇尚自然心灵自由的女人,也是一个至纯至真的追求完美的文人,如果没有赵明诚的包容和赏识,历史上就会少了一位绝代风华的翩翩才女。上天给了她一个赵明诚,赵明诚给了她空间,赵明诚是她的丈夫,也是朋友,更是一世难求的人间知己。


那时候,赵明诚还在京城太学里读书。赵、李两家虽然都担任不小的官职,但不是豪富人家,没有多余的钱让他们购买文物。这并不影响他们对金石的追求。每逢初一月半,赵明诚请假回家,就拿了些衣服到当铺里去押半吊钱,到大相国寺去。大相国寺是东京最大的佛寺,那里经常举行庙会,在庙会上,摆满着各种商品,也有出卖书籍、古玩和碑帖字画的。赵明诚在那里,看到中意的碑文字画,就买下来。回到家里,和李清照一起细细整理、欣赏。夫妻俩把这件事当作他们生活上的最大乐趣。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相知相爱,已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李清照前期的词中,也常提及一个“愁”字,这种愁,大多是倾吐与赵的离别,只要与赵明诚相伴一起,她的愁就全到了九霄云外。李清照的爱情观可谓至真至纯,她从不把丈夫的官位放在心上,心里所企盼的是诗情画意,是两情相悦。

过了两年,赵明诚当了官,他把所得的官俸几乎全花在购买金石图书上,他的父亲有一些亲戚朋友在国家的藏书阁里工作,那里有许多外面没有流传的古书刻本,赵明诚通过这些亲友,千方百计把它们借来摹写。这样日积月累,他们家收藏的金石书画越来越多。李清照建立了书库大橱,编好目录,发现有一点污损,一定随时整理好。


 他们幸福美满的生活没能维持多久,赵明诚的父亲赵挺和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因得罪权臣蔡京而被罢官。不久,赵挺便死于政治斗争中,赵家开始败落,赵明诚和李清照只得离开汴京,回到赵家的故乡青州。过上了十年乡居生活。他们将书房称作“归来堂”,把内室命名为 “易安室”。赵明诚致力于搜集金石书画,李清照协助他整理勘校,他们孜孜不倦,夜以继日地工作,常以“尽一烛为率”。十年之间,所收金石书画、文物古籍,竟达十多间屋子。其中包括北宋书法家蔡襄所写的《进谢御赐诗卷》、南唐徐铉所写的《小篆千字文》真迹。除治金石之学外,夫妇二人在归来堂上饮茶逗趣,相从赋诗。时常于饭后,他们一边在归来堂上烹茶小憩,—边玩一种游戏,规则是一人说一史事,另一人要说出此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说对者就先饮茶,充满了文人雅兴。

赵明诚性情淡泊,屏居乡里后,更加潜心于金石书画的搜求研究,家中原有的一点积蓄,除了衣食所需之外,几乎全用于搜求书画古器。前几年赵明诚刚出仕时,就对李清照说过:“宁愿饭蔬衣简,亦当穷遇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李清照深深理解丈夫的志趣,把他这种爱好,比作杜预的“左传”癖和王维的 “书画”癖。李清照千方百计节衣缩食,自己以荆钗布裙,代替了明珠翠羽。尽管生活过得很清苦,但是他们夫妇每得一罕见之物便共同校勘、鉴赏,其乐融融。后来金兵攻下青州,李清照留在老家的十几件文物,竟被战火烧成一堆灰烬。

然而,靖康之变,击碎了她的幸福与爱情。在国家动荡的年代,要埋头整理文物已经不可能了。东京被金兵攻陷的时候,李清照和赵明诚在山东。不久,风声越来越紧,李清照跟着赵明诚到了建康。他们把最名贵的金石图书,随身带走了十五车。到了建康以后,赵明诚接到诏令,被派到湖州当知府。那时候,兵荒马乱,李清照不可能跟他上任。临走时候,李清照问丈夫说:“万一金人再打过来,我该怎么办?”

赵明诚坚定地说:“看着办吧。实在不行,你把家具衣被先放弃了;再不行,把书画古器丢了;但是有几件珍贵的古代礼器,你可一定得亲自保护好,要看作自己生命一样。”


想不到赵明诚这一去,就得了一场疟疾死去了。那时,他们结婚29年。赵明诚死于建康太守任上。赵明诚的死给李清照极大的打击,特别是南渡以后国破家亡,满目惨淡使得她更感凄楚悲凉。于是,李清照带着丈夫残存的书画、金石、碑帖等物流徙于各地,最后才落脚于杭州。经过数年的努力,李清照将丈夫赵明诚研究金石的遗稿认真校正誊录,并作了一些增补,经过将近二十年的努力,完成了一部记载古代历史文物的著作,叫《金石录》。

李清照满载着闺中少女所能得到的一切幸福,步入爱河时,她的美好人生又更上一层楼,为后人留下了一部爱情经典。她的爱情不是那种经历千难万阻,要死要活之后才享受到的甜蜜,而是一开始就跌在蜜罐里,就站在山顶上,就住进了水晶宫。赵明诚是一位翩翩少年,两人又是文学知己,情投意合。两家门当户对。更难得的是他们二人除一般文人诗词琴棋的雅兴外,还有更相投的事业结合点——金石研究。在不准自由恋爱,要靠媒妁之言、父母之意的封建时代,他俩能有这样的爱情结局,真是天赐良缘,百里挑一了。李清照为后人留下了爱情的甜美。


爱情有时是甜蜜的,是投入的,是开心的。当你找到真爱的时候,其中的甜蜜,会让你喜在心头,心里好像开了花儿一样。人生当中可以没有金钱,没有地位,但是,却不能没有爱情。爱情是那么美好。当拥有真爱的时候,仿佛已拥有了全世界。爱情没有高低贵贱的分别, 它是人生永远的主题!


爱情也许容易受伤,伤过以后,会品尝到甜蜜的滋味。才能体会什么是爱情。爱情可以让你笑,也可以让你哭。爱情是甜蜜的。是美好的,是完美的,是在享受人生。笑过以后,在哭过以后,就会明白什么是爱情.。有人说爱情是甜蜜的,要用心去体会。爱情是醇酿的酒。它晶莹剔透,让人心仪。它味香色醇,光彩照人,让人心动。它是真实的辣辣的、苦苦的、又是那么甘甜。喝过酒才知醇厚,醉过酒才知浓烈。有的酒外表华丽,更能诱人,入口香甜,喝过后回味无穷。有的酒外表朴实,更能醉人,入口辣苦,回味起来却甜,久久不难忘记。年岁越短,酒越香;年岁越长,酒越甘。好酒需要用心慢慢地品尝,爱情需要点滴地去关爱,去呵护,去培植。爱得越深,情越长,人越清爽。


 
 
本文地址:https://wenda.xinb2b.cn/news201813.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问答知道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86 second(s), 91 queries, Memory 0.4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