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站利息多少(钱站到底有没有上征信)

发布日期:2024-06-10 08:19:21     手机:https://m.xinb2b.cn/wenda/news47374.html    违规举报
核心提示:2007年我国第一家P2P网络小额信贷平台(拍拍贷)成立,距今已有13个年头。13年来,P2P市场可谓是风云变幻,给人留下了无数惊与喜。这其中,有人倾家荡产、血本无归;有人空手套了白狼、无尽逍遥…… 国内P2P发展的五个阶段: 1、 初始期

钱站利息多少(钱站到底有没有上征信)

2007年我国第一家P2P网络小额信贷平台(拍拍贷)成立,距今已有13个年头。13年来,P2P市场可谓是风云变幻,给人留下了无数惊与喜。这其中,有人倾家荡产、血本无归;有人空手套了白狼、无尽逍遥……

国内P2P发展的五个阶段:

1、 初始期

2、 扩张期

3、 风险期

4、 整顿期

5、 暴雷期,附:网贷催收的两条路,催收结果。

“爱钱进”疑默默清退,平台、出借人、借款人斗智斗勇:

一、“凡普金科、爱钱进、钱站”的关系

二、爱钱进、钱站、央行利率

1、爱钱进投资回报利率

2、钱站借贷年息率

3、央行利率

三、平台、出借人、借款人之间的矛盾

1、出借人的愤怒

2、借款人的愤怒

3、平台大力维稳

关于P2P网贷平台其他问题的一些讨论

1、 央行征信系统

2、 催收的钱哪去了

3、 国家政策动向

4、 出资人的钱最终如何处理

5、 借款人的钱最终如何处理

6、 凡普金科集团近几年官司状况

关于给出借人和借款人的一些个人建议

1、 关于出借人

2、 关于借款人

P2P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 初始期,时间约2007~2012年,该阶段以个人信用借款为主。

优点:标志着网络贷款模式在我国初步形成。

缺点:各个平台之间缺少联系,导致同一借款人能在不同平台获取额度,甚至出现同一人在多个平台数百万,之后无力偿还。最终导致无数出资人的生活雪上加霜,各平台也只能记为坏账,不了了之。

2、 扩张期,时间约2012~2013年,该时间段网贷平台相继出现。

随着对网贷平台的认知,许多线下有经验的放贷从业人员纷纷尝试开设P2P网络借贷平台。与此同时,为解决开办网络借贷平台技术上的欠缺,更有软件公司开发出了网络借贷模板,且明码标价。

有了现成的模板,国内的网络借贷平台迅速激增。

3、 风险期,时间约2013~2014年,各网贷平台的问题层出不穷。

这一时期的网络模板已经相对成熟,甚至在某宝店几百元就能购买一套网络模板。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多不能通过银行贷款的企业和一些在民间有高额高利贷经验的投机者看到了P2P网贷平台的商机,他们从网上购买借贷系统模板,再租个办公室进行简单的装修,就开始上线圈钱。

另一方面:各个银行开始收拢资金、减少放贷。也正是钻了这一个空子,网贷平台如鱼得水、如虎添翼。

事实上,很多网贷平台是没有金融执照的,也存在非法凑集公众资金的嫌疑。但这不重要,他们承诺比银行高出许多利息以吸引投资人投资,再通过高额的利息将投资人的钱借给有贷款需求的人。

这样看来:投钱的人赚了高额回报,借钱的人能借到钱应急,平台也能赚取一定的服务费、管理费、咨询费。好像三方都不吃亏。但问题恰恰就出在“高息”身上:借款人最终无力偿还贷款,导致各个网贷平台的出资者集中爆发了提现危机。这一阶段,违法催收手段应运而生。

4、整顿期,时间约为2014年至今,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干预网贷。

这一阶段,国家明确表示鼓励互联网金融创新,并在政策上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给予大力支持。这使得很多始终网贷平台,但又害怕触及政策红线的企业家和金融巨头终于放下了心,他们开始尝试组建属于自己公司的P2P网络借贷平台。

2015年状况:网贷平台的成交额以达到数以万亿,却始终无法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但国内的许多资产又被传统的金融机构牢牢掌握。一番头脑风暴之后,部分行业巨头开始全球化布局,引入海外的优质资产。2015年开始,国内P2P企业涉足海外市场风潮渐起,行业巨头纷纷宣布涉足海外P2P市场。

2016~2017年状况:技术手段相对成熟,信用体系也搭建完成。这两年可以算得上是P2P发展最迅猛的两年,理财投资者大都赚得盆满锅满,有借贷需求的人也是随随便便就能从各个平台借到数以百万计的金额。

可惜好景不长,风险期存在的问题依然存在,大量借款人资金告急,出现还不上款的情况,大量投资人因为平台无法回收资金,出现无法提现。屋漏偏逢连夜雨,因为接到大量有关于“非法集资”、“高额利息”的投诉,国家开始出台大量政策,严厉打击。这使得很多无资质的网贷平台纷纷清退或跑路,而大多数有资质的网贷平台也陷入高息的困境。

5、暴雷期,时间约2018年至今,P2P平台或清退、或跑路、或转型

随着政策相继出台,P2P网贷趋于正规化、合理化,大量不合规的平台纷纷卷钱跑路。与此同时,借着政府的大力干预,许多借款人拿起法律的武器,坚决抵制高利贷,纷纷拒绝还款,这让即使有放贷资质的平台,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之前放的款收不回来,承诺出资人的利息无法兑现,但又无法通过“恐吓、威胁、骚扰、爆通讯录”等触及法律红线的手段催款,也无法将借款人告上法庭,因为本身利息便不合法,得不到法律的保护。

网贷催收的两条“路”:

1、为了更好的收回余款,网贷平台拼了命的想通过别的方式得到法律的支持,或唤醒借款人的自觉。如:告对方诈骗、不断通过短信和电话“好言相劝”等。但某些罪名的成立条件极其苛刻,如诈骗罪等。显然网贷平台想走“安罪名”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2、通过“不断好言相劝”这条路大多也是走不通的,借款人如果还完了法定息,根本就不怕平台再催收,即使平台将借款人告上法庭也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得到法律保护的往往是本金加24%年息的部分,这一部分没还完的借款人大多也是不怕被平台告上法庭的,起诉到结案的过程最快也要一年半载,最后也只需要还部分资金,这段时间借款人早已筹够还款的资金。

说白了,借款人大多都是没钱所以才借款,平台暴力催收他们不怕,顺带还可以收集证据告平台。平台不暴力催收,电话短信他们不理。平台走法律途径,快也要一年半载,慢要三年五年,即使起诉成功,借款人也不需要全额还款,只需要还法律规定的部分。平台欲加罪名,许多罪的成立条件极其苛刻,根本无法成功。最重要的是,借款人的电话地址大多都是假的,法律通知根本无法传达,这极大影响了法律的执行,被起诉的对象未得到提供证据、答辩等权利,基本上起诉是无法成功的。

最终结果:

也正是基于以上种种情况。一部分没有资质的网贷平台,主要负责人携款跑路,出资人血本无归。一部分有资质的网贷平台,宣布自动清盘并退出P2P网络信贷,这种情况下的投资人多少能拿回一些本金,利息大多是拿不回来的。普遍的结果是:拿回的本金也只是杯水车薪。

还有一些平台成功转型成功。如:宜人贷升级成宜人金科、拍拍贷成立羚羊财富、小赢科技成立时息财富等。这些平台纷纷利用自身的股东实力、品牌影响力、用户流量等“行业头部”优势,力推在线财富管理理念,通过为银行、基金、保险、信托等资管产品倒流,挖掘新的业务增长点。

“爱钱进”疑默默清退,平台、出借人、借款人斗智斗勇:

要说如今还存在巨大争议纠纷的P2P网络信贷平台,应该属凡普金科集团旗下的“爱钱进”和“钱站”。在黑猫投诉搜“钱站”,我们能搜到1万2000多条投诉;在网上一搜:“爱钱进立案”、“凡普金科上市失败”、“钱站高利贷”、“爱钱进正接入央行征信”等信息层出不穷。

一、“凡普金科”、“爱钱进”、“钱站”是什么关系?

凡普金科集团有限公司最大股东为“凡普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00%,认缴出资约10526.3万人民币,法人“张辉”。主要人员:张辉任执行董事兼总经理、董祺任监事。

凡普金科(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最大股东为“凡普金科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00%,认缴出资10000万元人民币,法人“白柏”。主要人员:白柏任执行董事兼总经理,董祺任监事。

爱钱进(爱钱进(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最大股东为“凡普金科企业发展(上海)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00%,认缴出资100000万元人民币,法人“董祺”。主要人员:杨帆任经理、董祺任执行董事、张帆任监事。

钱站在新浪VB的认证为“北京秋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秋成科技有限公司最大股东为“凡普金科企业发展(上海)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00%,认缴出资1000万元人民币,法人“高思宇”。主要人员:高思宇任总经理兼执行董事、杨小光任监事。钱站在VX公众号的认证为“爱钱进(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北海钱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最大股东为“凡普金科集团有限公司”,认缴出资1000万元人民币,法人“杨帆”。主要人员:杨帆任执行董事兼总经理、董祺任监事。

可见,凡普金科集团是爱钱进公司和钱站公司的母公司,凡普金科的领导层在爱钱进有个人股份,“钱站软件”(区别于“钱站公司”)是凡普金科的产品之一。说白了,凡普金科、爱钱进、钱站是一家人。爱钱进是融资口,然后通过钱站放款。

二、爱钱进投资回报利率、钱站放贷年息率、各是多少?

1、 爱钱进投资回报利率:

爱钱进投资回报利率

爱钱进投资回报利率

2、 钱站借贷年息:

钱站借贷年息

钱站借贷年息

3、 央行利率:

央行利率

可见:投资爱钱进的回报率是比银行高出许多的,同时向钱站借贷的利率也是银行的数十倍、百倍。

三、平台、出借人、接待人为何相互套路、斗智斗勇?

出借人的愤怒

出借人的愤怒

1、 出借人的愤怒

从论坛、贴吧、微博的讨论我们大致可以将出借人的愤怒归为:

a、 担心借出去的钱拿不回来(损失本金)

b、 担心投资出去的钱拿不到应得的利息(心理不平衡)

c、 平台没有预期结算到期金额(担心如a)

d、 平台还在继续把钱借出去(感觉自己的钱被骗了)

希望:部分人希望平台兑付到期本金和利息。另一部分只希望拿回本金,然后安全退出。

借款人的担忧主要分为两种情况

2、 借款人的担忧主要分为两种情况:

A、 逾期借款人

a、 担心平台接入征信,影响个人生活;

b、 担心平台爆通讯录,影响个人名誉;

c、 担心平台起诉法院,增加时间、金钱成本等各种不必要麻烦;

d、担心有过逾期,结清账单之后继续被催款。

B、 未逾期借款人

a、 担心还完钱平台不销账(有人表示遇到了这种情况,结清还继续被催账);

b、 担心结清账单之后无法再借(有人表示遇到了这种情况,直接影响了生活);

c、担心结清账单之后平台不销账(有人表示遇到了这种情况,结清之后无法销账)。

希望:部分借款人希望接入征信、流程正规,这样自己可以不还超出24%年息的部分金额;部分借款人希望平台倒闭,然后自己可以侥幸躲过该平台所有债务;部分借款人希望平台走法律程序,除了可以不还超过24%年息的金额外,自己也可以利用起诉到结案的时间差减轻生活压力。

3、 平台大力维稳

对于出资人:平台表示将会继续催收,同时正在努力接入征信,尽量保障出资人能收回本金且能得到平台当初承诺的高利率回报。也有声音表示平台已经承诺三年内兑付本金,并完成清退。

对于借款人:许多借款人(包括已经结清账单的借款人、逾期许久未被催收的借款人)近期陆续收到许多催收内容信息,内容表示:

a、 将上报逾期信息到征信(已经结清账单的借款人,若想消除征信污点,需支付一定手续费)

b、 将通过别的手段进行催收(未结清账单的借款人,若想结束催收,请尽快还款)

通过出资人、借款人、平台的动作,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平台将运营不善的所有责任推给借款人,让出资人跟借款人形成对立面以保证自己全身而退(不排除小部分想空手套白狼的有心人利用平台机制套钱,但大部分责任其实是平台的问题,砍头息、阴阳合同、高利息等问题,逾期率增加是必然的事)。

许多出资人其实也是知道平台存在的问题,但抱着赚取高额利息的侥幸心理还是加入了投资行列,最后回报无法达到预期,甚至有本金都拿不回来的风险,而后又哭爹喊娘。“你想赚人家利息,人家想赚你的本金”,说的就是平台和抱有侥幸心理的出资人。

另一方面,部分别有用心借款人煽动大众情绪,希望所有借款人都不还款,进一步加快平台倒闭的进程,且进一步加快了出资人的恐慌。恐慌的出资人想通过法律的手段保障自己的权益(根据自己的出资金额起诉,要求法院冻结平台等额资金,将能保证即使平台卷款跑路,自己的本金也不会丢失),此时又被平台大力阻止,因为平台还需要现金流维持一定的正常运转,如果出资人纷纷起诉,只会使平台大量资金被冻结,最后停止运转。

说白了,平台并不希望出资人起诉(大量资金一旦被冻结,运转将出现困难。与此同时,平台确实存在许多问题,诉讼增加只会使这些问题一一暴露,并连带增加许多危险),平台也不敢起诉大部分借款人(逾期的许多借款人其实是还完了本金和法定息的,即使被起诉,剩余金额也不会被法律保护,且会增加平台许多不必要的成本。与此同时,平台知道自身存在许多问题,并不愿意走法律程序)。

所以,平台只能一边稳住出资人的情绪,承诺本息兑付。(还想赚利息的出资人就不会为了保住本金起诉),另一边只能加大催收力度(有借款人表示,近期陆续收到许多恐吓威胁类电话和信息,结清账款之后起诉平台,或者找平台理论要求道歉,平台会告知“催收人不是我们的人,与我们无关”)

这是一场三方之间的“战争”:平台、出借人、借款人之间都在请大量水军相互套路。出借人和平台希望制造假象引起借款人的恐慌,致使借款人还款。借款人希望更多人逾期致使平台加速倒闭。同时,平台时刻各个论坛和贴吧,删除所有负面评论,保证出资人和借款人的矛盾持续存在,让自己免责的同时,也为自己争取时间处理相关问题。

关于P2P网贷平台其他问题的一些讨论

1、 央行征信系统

众所周知,钱站的实际利率远远超出过年规定的最高年利率标准(综合年化利率,计算内容包括利息,服务费,逾期费,逾期管理费等收费项目,综合年化利率不能超过36%)。显然平台想要对接征信是有一定难度的。网上有声音提出:公司对接征信,有可能将钱站分离。或将之前的合同数据作废、删除,且之后的借款将把综合年利率规定在36%以内(“你我贷”借款利率35.99%接入征信成功)。

说白了,阻碍是有的,但不是无法解决的,这个要看平台的态度和监管的决心。

附:成立将近10年的随手记近日发公告宣布清盘退出。有声音提到2020年末,P2P网贷平台将全部完成转型或退出,主要以清盘退出为主。

2、 催收的钱去哪了

论坛、贴吧等网络平台有人表示:平台或存在“将借款人的还款截流”的情况,小部分用于归还出资人投资金额,大部分再利用:继续出借或支付员工工资,以维持平台运转。与此同时,近两天许多人都收到了“支付手续费消除逾期记录”的信息,有声音怀疑平台在竭尽所能“圈钱”,以维持公司运转。

3、 国家政策动向

据不完全统计,绝大多数网贷平台选择了良性退出,只有一小部分平台选择了“跑路和提现困难”等恶性退出的方式。

国家政策动向

国家政策动向

4、 出借人的钱最终如何处理?

根据以往案例来看,平台大多会选择分期兑付、打折兑付等方式处理。有需要的,平台会协助出借人向借款人提起诉讼。

总之最终出借人能拿回多少钱,要看公司的实力和之后的运营状况。

5、借款人的钱最终如何处理?

未还完本金及法定息内的借款人,有可能被起诉。已还完本金和法定息但未还完借款的借款人,有可能将持续接到恐吓、威胁类短信,逼你还款,也有可能之后再无事情。

6、 凡普金科集团近几年官司状况

A、借款人起诉“凡普金科”侵犯名誉的权益,起诉结果:法院驳回个人起诉。理由下图所示:

借款人起诉平台侵犯名誉,起诉结果

B、平台起诉借款人逾期违约。起诉结果:a、冻结被执行人银行账户金额,不足还款的,查封、扣押相关价值的其他资产; b、未发现被执行人名下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申请执行人也未能提供可执行财产线索,故对被执行人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申请执行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财产的,可以再次申请执行。c、平台主动撤诉;d、被法院驳回起诉(大部分结果);

C、起诉平台涉嫌组织策划传销案。起诉结果:为防止被申请人转移或隐匿违法资金,冻结被申请人涉案账户。

关于给出借人和借款人的一些个人建议

1、 关于出借人,清盘已经成为事实,不论官方是否发布公告。及时平台信息,每日提钱,不要让资产停留在平台,避免最后损失。至于担心金额损失的,该起诉的起诉,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资产,即使平台跑路你的本金也不会有损失。

2、 关于借款人,该还款的还款,不要抱有侥幸心理,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还款是迟早的事。至于违法部分(超24%年息),该起诉的起诉,不想麻烦的就等对方起诉后再应诉。

3、 不论出借人还是借款人,少看论坛、贴吧、各种平台公告,里面都是水军在相互套路,平台也会删帖、删评论,你看不到什么实质性的信息,倒是会引起你的恐慌,进而影响正常生活。多政府动向、多看看新出台的相关政策。

4、 正常生活,相信政府、相信法律。法律不会放过每一个坏人,但也不会让每一个好人遭受委屈。或许正义会迟到,但一定不会缺席。

注:该文从执笔到写完期间,政策时刻变,平台、出借人、借款人之间“战斗”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本文不可能一一表述清楚,只能说一个大概的情况。想了解更多情况的可以文后评论或私信询问,我们将持续P2P网贷动向,但后期或许不会再发布关于该类内容的文章,该说的东西就这么多,本文大致已经概况完毕。

欢迎了解最新动向的朋友,将现状评论在下文,共同交流。

主笔:叶本吴心

“有钱是一种结果,穷是一个过程。很多人的问题在于,不论结果如何,都宁愿默默忍受过程。其实,作为成年人,我们至少应该知道:当生活达不到预期的结果,必然是过程出了问题;如果想要的结果没来,必定是努力的方向不对。所以,很多人需要做的,并不是幻想有钱之后的生活,而是努力改变现在的过程。(改变默默忍受或者方向不对的过程)”

 
 
本文地址:https://wenda.xinb2b.cn/news47374.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问答知道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77 second(s), 91 queries, Memory 0.5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