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簖阻截,让其钻入簖边的“推笼”或“围网”,成为“笼中猎物”或“网中俘虏”。这也是大闸蟹名称的由来。“簖”是用竹条编成的“篱笆”插入湖底,形成“水流通、游物止”的阻隔状态,在适当“风水处”开一个口子,装上“只能进、不能出”的“机关”,然后在簖边挂上油灯,就能随时可见大闸蟹鱼贯而入。丰收年景,只需不长功夫就会满载而归。这种“簖”好似“流通的闸门”,一般,横跨在湖面上的“簖”很大,于是被称作“大闸”,那么“簖”边捉到的蟹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大闸蟹了。也有人认为从长江口到阳澄湖,千里迢迢能游进这里竹簖的蟹都是体格健壮,精力充沛的大蟹,所以被称为大闸蟹。这种追根寻源好象有些牵强附会,但是没有更好的解释,也能自圆其说,被人接受。
2、设网阻截。这种捉法更具灵活性,只要认为有较多蟹群出没的地方都可撒上丝网。方法也是网边亮灯,蟹群就会循灯游来。一旦螯爪扎网,动弹不得,难以逃脱,适当的时候拉起长网,只见一只只鲜龙活跳的大蟹缠绕在网上,只等一只只拿下,成为“守株待兔”的成果。
3、“小打小闹”的捉法,有的是随遇而捉,有的是随趣而捉,都是为了农家自捉自吃或自捉自销的需要。如看到了田间、草丛中爬来了蟹,就用剪刀似的木夹去夹蟹,既可防螯咬又可防爪扎;看到洞穴中冒出呼吸的气泡,就能判断洞中有蟹,于是就用铁钩穿上引饵,伸进洞中去钓蟹;看到松软的田地上有蟹洞,就可用脚板使劲踩踏,螃蟹不堪重负,也会被迫钻出被人活捉。